有这样一家基金会,它在美国注册成立,却致力于改善中国的农村教育;
它有着严谨的组织架构,却几乎没有专职员工;
它依靠义工运行,却坚持了21年建设了346所学校;
它每年的善款只有数百万,但却支持了从学校建设、设施改善到线上线下师资培训、图书计划、电子教学、中外学生交流等的全方位的教育公益项目;
它没有专职的公益人,但却获得了中国慈善领域的最高奖……
它是欣欣教育基金会。9月13日,欣欣教育基金会中美全体义工在人民大会堂获颁第十届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楷模”。
它是怎么做到的?9月15日-16日,2018年欣欣教育基金会 “让爱同心,携手同行”全国义工大会在湖南举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欣欣和它的义工是怎么说的。


 

从21年前的捐赠开始
据欣欣教育基金会会长杨一青介绍,基金会最早起源于美国华侨邵中权等人的提议。
邵中权1929年出生于吉林通化,1968年全家移民到美国,后半生以餐馆为业。有感于家乡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1997年,他和几个同乡好友提议设立一个基金会,专门帮助提高中国国内乡村教育水平。
欣欣教育基金会就此成立,邵中权担任会长,并于当年回到东北建设了第一所欣欣学校。“欣欣的初心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在不漏雨的教室里上课。”杨一青表示。
1999年,基金会在加州政府登记注册,经联邦政府批准,成为正式非营利机构。宗旨是本着雪中送炭的原则,帮助中国偏远贫困农村山区的学校,配合中国政府一同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到2001年,基金会捐建的学校达到了20所。为欣欣忙碌,筹款、联络、以及回国参访学校,对花甲老人老说,身体上是很大的挑战,而他们却乐此不疲,在欣欣成立后1997到2001年这四年里,这些老友用自己的积蓄在东北援建了二十几所欣欣学校。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基金会进行了改组,创会理事们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代理事。其中,祖炳民博士教授担任了欣欣教育基金会的创会理事长,祖教授是美国五任总统的亚太裔顾问,是推动美国华文教育的先驱,为欣欣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意见和指导。
欣欣由此进入快车道,2005年援建学校达到了218所, 2008年达到316所。援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包括理事们在内的华侨的捐赠。“基金会是桥梁、阶梯,让爱心人士可以帮助祖国的孩子们。”杨一青表示。

从学校建设到软硬件全方位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的环境不断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欣欣的教育公益项目也在发生变化。
欣欣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学校的建设及改造;第二阶段是基础设施的改善;第三阶段是教学方案的实施;第四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是中国北京代表处的成立。
随着捐建学校的增多,2004年开始,包括邵中权在内的理事们每年都会回到国内回访欣欣学校。通过回访,基金会发现有些欣欣学校在政府的投入下进行了更新建设,有些已经合并到新的学校。
硬件方面政府的投入逐步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环境变了,我们是不是就完成任务,终止我们的行动呢?”杨一青强调,偏远贫困地区学校对学习环境改善的需要依然存在。
孩子们需要书籍,孩子们的生活、卫生、保健、习惯需要改善,学校需要设备和器材,老师们需要提升教学水平……


 

在继续坚持捐建学校的同时,基金会推出了培训计划:2005年启动教师培训计划,从英语培训开始,逐步扩展到计算机培训,后来又增加的校长培训。培训方式包括定期线下培训和日常线上培训。
电子化教学项目:2005年开始发起“电脑教室计划”,目标是让所有欣欣学校配备电脑,通过学习“编程一小时”等课程,让孩子们体会科技和网络的神奇,接触外面的世界。
图书计划:2007年实施一人一书计划,捐赠图书的同时帮助学校建立图书室、图书角,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类阅读活动。
设施改善项目:包括不漏雨的清洁教室,饮用水设备,屋顶修复,食堂,宿舍,厕所和操场建设,以及基本的家具:课桌椅,学生床,黑板和书柜等。此外,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和科学实验等器材也被送到欣欣学校,提供更全面的教学条件。
最近几年,欣欣还开发了中美学生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项目。
所有的欣欣学校都可以申请加入这些计划。
本着致力于为最需要帮助的农村学校提供及时雨、雪中炭,让乡村儿童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以培养欣欣孩子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伴随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参考农村学校新的需求,现在的欣欣,不只投放资金配合政府一起建设新教室、新宿舍、食堂等硬件设施,同时,更多的是提供软件教学项目包括教师/校长培训、信息化教学、读书/阅览室、征文、编程等在内的教育专项活动,二十年来累计捐赠善款达一亿元人人民币,两千余名教师和校长受到培训,超过四十万孩子从中受益。

不断壮大的中美义工队伍
尽管有这么多的项目,每年要对300多所学校进行维护,但欣欣教育基金会却一直依靠义工在运作。从基金会建立之初就是如此——包括所有的理事们都是以义工的身份在参与。在美义工主要是爱国华侨。最初是邵中权这样的由大陆去台湾后转去美国的老一辈华侨,他们既是捐赠人,也是义工。
为使欣欣能够进一步发展,照顾到更多农村孩子,第一代创会理事们将接力棒交给了第二代领导团队。他们中的主要成员是在台湾成长并完成本科学业后,赴美深造、事业有成的华人华侨。在著名华人企业家、侨领臧大化、朱伟人和丁永庆等前会长们十五年的领导之下,欣欣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并吸纳更多义工加入。2002到2015年,欣欣的发展逐渐进入快车道,这一阶段援建学校达300余所。
为深入了解中国大环境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和农村地区对教育软硬件环境的实际需求,以创会理事邵中权先生和现任理事长/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丁永庆先生为例,在过去13年时间里,他们二位每年多次回国,自费走访了200余所欣欣学校。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和令人敬佩的。
随后,更多由台湾成长、完成本科学业后赴美就读研究生院、事业有成的华人华侨们也加入进来。在过去的四年里,欣欣将接力棒成功交给了第三代领导团队——国内赴美就学就业的年轻一代。例如2015年接任会长的袁文和在2018年接任会长的杨一青博士,他们虽负有家庭和事业的双责任,但对欣欣宗旨的认同和受欣欣人工作态度的感召,也积极响应加入了基金会,为农村孩子们的教育福祉而奋斗。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基金会已经拥有长期参与工作的义工数百人,包括在美国的义工和国内的义工两部分。
2013年,欣欣教育基金会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支持下,在民政部登记设立代表机构;为了保证北京代表处的运作,欣欣教育基金会这才开始有了一名专职员工。2017年,按照《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要求,经北京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批准,转移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管理。
在这个阶段,国内的义工队伍也开始迅速壮大。来自社会大众和侨务系统、教育系统、社区、基金会其他合作方的义工纷纷加入。
这个三代传承的背景,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近代发展史,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和华人华侨爱国爱乡的情怀,另一方面,欣欣作为一个非家族、非企业、由成千上万华人华侨参与支持并广受尊敬的基金会,它的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无私奉献精神,吸引着年轻一代义工的加入,为基金会持续协助国内农村教育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保持战斗力的诀窍
一般来说,义工没有办法和专职员工一样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与效率,但欣欣教育基金会却做到了21年持续发展,他们依靠的是什么呢?
首先,是基金会长期、持续、关怀与传承的精神的凝聚。作为十二位创会理事并至今还陪伴在中美义工身边的年逾八旬的邵中权老先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回报社会。作为欣欣教育基金会的精神领袖,基金会义工亲切称呼为邵伯伯的他经常说:“只要放一点温心在教育上,就能祝福许多孩子一生。只要给孩子们一点机会,他们就可能开创美好的将来,一代就会比一代好!”


 

欣欣教育基金会每年均安排专门的预算进行学校考察与访问,为了解学校的需求和反馈、考察项目对学校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将中美数以千计的爱心认识的关怀带到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身边。基金会访校期间,秉承一切从简的原则,所有的费用均为基金会或义工本人自理。而每年访校时与孩子的交流则强化了义工们的这种认知。“有一次访校,我让一个孩子读一段课文,孩子说不会,我就跟她一起读。后来,和老师座谈的时候,小女孩拿着课本很高兴地说,我现在可以自己读了。我觉得,这些孩子只要给他们一点陪伴与鼓励,他们就会发芽、开花、结果。”杨一青回忆道。
其次,严谨以企业方式运作的组织架构。虽然都是义工,但基金会的组织架构是十分明确的。基金会实行理事会下的会长负责制。
基金会设有负责联络学校的学校联络部,负责建校和设施改善的学校发展部,负责培训交流的教育专案部,负责学生活动的学生活动部,负责品牌建设的公共关系部,负责义工建设的人力资源部,负责财务的财务审计部,负责网站通讯的信息技术部。每个部都有专门的义工负责,责任到人。


 

再次,互联网等技术的专业运用。基金会的美国义工中很多曾在硅谷的计算机行业工作过,因此,很早就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基金会的项目中,开发了基金会官网、学校项目管理系统、邮件系统等。
以学校建设改善项目为例,据基金会学校发展部副部长戴飒介绍,欣欣学校可以自己或通过学校联络专员,在学校项目管理系统中提出申请,系统会发送邮件到对口负责该学校的义工,之后项目小组会开会依据申请中的情况说明和之前访校后提交到系统中的学校情况进行审核。即使远在美国,也不会影响具体的工作。
第四,积极邀请合作伙伴的参与。一是在登记管理机关——北京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依托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各地侨办、教育局单位合作筛选学校,推进项目实施。
二是作为教育类的基金会,欣欣很早就和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中国优秀的高等院校达成了合作。例如,2016年,欣欣教育基金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合作的线上师资培训平台——云桥学院上线,依托移动互联网,为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提供云端陪伴式专业发展服务,服务了25个省市346所偏远贫困欣欣农村学校的几千位教师,在2017年获得了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组织承办的第三届“教博会”——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项“SERVE”奖。


 

三是与其他机构和公益组织合作。欣欣与微软(中国)、歌路营、新浪扬帆公益基金、向荣公益基金会、扶轮社、青树基金会、树华基金会,PLUS 慈善信托基金等都建立了亲密的伙伴关系。
第五,赋能合作伙伴和受益对象。一方面,在项目实施中积极发挥合作伙伴和受益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不仅让欣欣学校的老师通过云桥学院等接受培训,也可以成为培训者;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进行互助教学研究。
一方面,鼓励吸引合作伙伴和受益对象成为欣欣的义工。例如山东的欣欣学校老师于晓红就加入了教育专案部,并成长为国内教师培训工作的负责人。

下一个20年义工体制走向何方。
基于过往的成就,作为对二十年来因着共同的目标而凝聚起来的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善心人士、海外捐款人、中美两地政府和社会各届力量长期的、持续的、满怀关怀的、继续传承着的公益慈善事业的认可和支持,2018年1月,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推荐、在北京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支持下,欣欣教育基金会以“欣欣教育基金会全体中美义工”为申请团体,提交了“慈善楷模奖”的申请资料,并于9月13日最终获奖。
欣欣在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下,将不忘初心配合政府在资源尚且触及不到的地方,深耕于农村教育之中,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开展,以期最终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拥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欣欣人坚信只要放一点温心在教育上,就能造福许多农村孩子们的一生,只要给农村孩子们一点机会,他们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一代就会比一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