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12日,欣欣教育基金会与北京市向荣公益基金会携手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2022暑期乡土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拉开帷幕。来自8个省份、37所学校的22位校长、80余位老师,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方式,相聚、碰撞在乡土教育的课堂上。

 

线下会场专家老师与18所学校39位老师、公益伙伴合影

    启航出发、共同期待

    在培训开幕仪式上,欣欣基金会杨一青会长、向荣公益基金会丁广泉秘书长分别做了开场致辞。远在美国的杨一青会长特意连线会场,介绍了乡土项目的发展渊源,基金会在深入了解乡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后,从2018年开始经过STEAM课程培训、PBL课程培训等系列探索,逐步聚焦乡土课程,以本地乡土民情为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理念与课程模式,赋能乡村老师共创课程、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联结村校打造学校特色发展;对持续参与、陪伴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专家团队表示感谢;并期待本次培训大家都收获满满。在座的校长老师也向一青会长表达了思念之情,期待未来的相聚。

    丁广泉秘书长首先介绍了欣欣、向荣公益基金会的渊源,乡土项目是联合两家基金会优势资源进行的创新探索;对参与此次培训的校长老师、专家导师、公益伙伴、资源顾问等多方群体表示欢迎,希望在向荣的五周年,陪伴大家、听到老师们更多的故事和心声。丁秘书长提到,“对学生,乡土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乡土知识、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学校,依托乡土资源优势寻找突破点和生长点,就有了属于学校的‘根’,根深才会叶茂。”非常期待校长老师们在培训中,联结更多的资源,相互陪伴、共促发展。

    厚植乡土、理念传递

    经过2019-2022的探索和发展,乡土项目在理论研究、案例实践方面的资源力量不断扩展。此次培训以“理论+案例+方法”的设计,让校长老师们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多个层次全面认知乡土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卢玮静老师从乡村教育的问题、乡土教育的价值、乡土教育的实现路径和行动模式四个层次,深入浅出的阐释乡土教育的意义,引发老师认识和思考乡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研究院王海英教授,以“乡土课程再定义”为主题进行分享,从什么是乡土、什么是乡土课程、乡土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乡土课程的系统化等内容,贯通古今、城乡释义“乡土”,厘清“课程”的定义、特点、资源分类、范围等,对老师们进行乡土课程开发做出清晰的界定。

    活动+课堂、共享共建

    要设计优质的课程活动,需要先体验优质的课程活动。为让老师们认识和感受“有趣的课堂”,特邀公益伙伴种太阳徐旌巾老师,用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活动和课程,对活动开展、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堂技巧做出分享,刷新了老师们的感官,点燃了老师们的热情。

破冰游戏,打开你我

打卡社区任务,探索乡土社区、体验团队合作

    在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老师们团队协作、完成层层闯关,快速认识和了解周边社区的标志场所、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老师们像回到儿童时候一样兴奋、激动,在任务完成后,徐旌巾老师带领大家做活动设计的复盘,老师们深深被活动形式吸引,纷纷表示要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案例分享、指引实践

    在理论、方法课程之外,乡土课程具体是怎么开展的呢?此次培训设置“案例分享”板块,让首次参与乡土课程的老师了解课程活动开展的具体实践,同时为乡土校提供展示、交流、优化的机会,共有11位骨干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从学校推进、系列课程、单点课例三个维度进行案例分享,围绕家乡节日、游戏、建筑、物产、美食、服饰、名人等主题课程,各具亮点的案例实践为老师们启发和打开思路。

    河南省巩义市雷锋小学高学文校长进行线上分享。雷锋小学春季学期共有35各班级同时开展乡土课程,高学文校长从学校骨干团队组建、课程研发、活动计划、创新实施、活动成果、学校保障支持等层面进行介绍,全面系统的分享让老师们充分感知学校推进乡土课程的努力和效果,备受鼓舞。

    山东省曲阜市辛庄小学刘伟老师分享家乡物产“葫芦”主题课程,以“宝葫芦的秘密”为题展示完整的课程设计,包括葫芦的生长周期、葫芦的估计作品、葫芦的文化象征、葫芦的药食功能、葫芦的艺术体现等,并体系化展示出葫芦乡土课程与其他学科、多重教学目标的融合。一个小葫芦,蕴含大文化,收到参会老师们热烈的反馈。

    因为疫情,很多校长老师不能实地参与,项目组特意开设线上直播,将干货满满的课程内容联结到老师们进行选择线上学习。在培训交流的过程中,校长老师也围绕分享展开热烈的讨论,并晒出认真记录的笔记。

    讨论交流、开发展示

    经过四天的理念学习、案例启发、课程与活动设计体验,老师们进入到具体课程方案设计中,结合学校资源,运用所学理念和课程设计工具,在骨干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与导师充分沟通和交流思路,老师们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共有13个课程方案参与汇报展示,包括历史建筑、美食、物产、游戏、服饰、技艺等主题内容,为学校秋季学期具体实施乡土教育做好前期准备。

甘肃靖远县纤芊爱心小学课程设计-“家乡节气、美食”

    主题多元、内容完整的课程方案设计,是老师们对培训学习的转化和应用,老师们在汇报展示中,凸显了各自特色,既是对本地资源的充分挖掘,也是对基金会乡土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丰富。

    硕果累累,未来可期

    8月12日下午,经过5天的学习、交流、设计实操,老师们带着沉甸甸的课程方案返航。乡土项目负责人于晓红老师主持结业仪式,优秀校长代表苗晓军老师,老项目校优秀老师代表杜秀梅,新项目校丁亚琼、刘雨老师进行发言致辞,纷纷表达了参与此次乡土培训的感受:联结、体验,丰盈了、有方向了、生根了,累并“值得”。

    东北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和向荣基金项目总监张震为本次培训学员颁发证书,线上线下共有27位校长老师获得优秀学员证书、47位校长老师获得合格证书。老师们和同伴相互拥抱,乡土的联结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期待乡土课程在项目校落地,助力更多乡村学生有根、有爱、有未来!